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评论 -> 热点评述
让每一滴水迸发最大潜能
2025-07-11 09:44:37   
2025-07-11 09:44:37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搞生态建设要用水,发展经济要用水,吃饭过日子更离不开水,方方面面都很重要,这就决定了在农业用水上,践行“让每一滴水迸发最大潜能”的思路是对的,也是势在必行的。

“剁开一粒黄土,半粒在喊饿,半粒在喊渴。”缺水,一直以来都是宁夏农业人的心结。但如今,我区却在缺水的地区搞节水,让农田高产高效、撂荒地种上了庄稼。这事你敢信吗?

现实总能给人惊喜。近日,在吴忠市同心县王团镇,村民马玲兴奋地展示着地里的新变化:拧开阀门,黑色滴灌带就能将水流精准送入玉米根部。更让人兴奋的是种植成本的减少——20多亩玉米,过去每亩水肥成本800多元,如今降至600多元,每亩省下200多元。而像这样尝到节水技术甜头的,不只是同心县。从2011年起,自治区科技领军人才徐利岗带领团队深入宁夏北、中、南不同片区,对当地的气候、土壤、作物等条件进行全面调研,有针对性地研发了适合不同区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,并把这些节水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到了区内15个县(区),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284万亩……

11.3亿元的节本增效收益,1亿多立方米的节水量,数字固然令人惊叹,却也足以证明,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,实现农业节水增效,才能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益。

也许有人不理解,如此劳心费力在农业用水上精打细算,有必要吗?答案正如徐利岗所说,节省下来的水,就是宁夏其他行业发展的“源头活水”,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毕竟,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,从某种意义上讲,是对资源和空间利用效率的竞争,谁将资源利用得好、利用效率高,谁就有可能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导权。对宁夏而言,黄河水不是无限供给的。搞生态建设要用水,发展经济要用水,吃饭过日子更离不开水,方方面面都很重要,这就决定了在农业用水上,践行“让每一滴水迸发最大潜能”的思路是对的,也是势在必行的。

但是,让农业节水增效的用水思路深入人心并不容易。尤其是长久以来,黄河流域沿线省份特别是上中游地区的传统粗放发展方式、对水资源的高需求和无限制利用等,导致大水漫灌的种植理念流传较广,因而,在推动用水权改革上、在农业节水问题上,光靠约束和推广还不够,观念的改变仍然十分重要。

试想,如果不能在创新技术、转型升级、理念认同上做文章,不能从“要我节”向“我要节”转变,不能从粗放开发利用向节约集约转变,我们的水资源就将面临整体性、系统性生态退化的风险。眼下,不管是农户、企业,还是各地相关部门,都要坚持推动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产,从当地水资源状况实际出发,处理好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,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。既要宜水则水、宜山则山,宜粮则粮、宜农则农,宜工则工、宜商则商,也要合理规划人口、城市和产业发展,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,以水定需,倒逼发展规模、发展结构、发展布局优化,推动宁夏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。

没有水的汇聚,无以奔涌江河湖泊之澎湃;没有水的润泽,无以成就世间万物之美好。对宁夏来说,每一滴水都弥足珍贵,精打细算节水用水,就要找到精准节水、高效节水的科学路径和创新模式,在努力用好每一滴水上想办法,让每一滴水都能迸发出最大潜能。(尉迟天琪

【编辑】:王雪玲
【责任编辑】:邹炜新